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必修三期中复习单元综合练习(第一、三、七单元)

2023-03-09 来源:欧得旅游网
必修三期中复习单元综合练习(第一、三、七单元)

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下列对孔子“仁”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仁”的基本含义就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仁”包含了民本思想,包括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 ③“仁”就是孔子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④“仁”完整地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据说,孔子曾向一位智者请教“救世”之道,智者却一言不发,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然后席地而眠。孔子若有所悟,作揖告辞。你认为孔子请教的这位智者最有可能代表哪个流派?( )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阴阳五行家

3.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材料说明

A.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B.孔子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 D.富商能操纵各诸侯国的行政大权 4.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最能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礼治为先 C.礼法并重 D.仁政德治 5.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 A.天行有常

B.礼法并用 C.人性本恶

D.君舟民水

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D.儒家学说与权术

7.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8.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董仲舒 B.孟子 C.韩非子 D.朱熹 9.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1

A.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B.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C.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D.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学说

10.有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廉溪、康节、横渠(张载)、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请问这位古人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11.人名中蕴含着时代观念和人生追求,某部正史中多次出现焦守仁、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瑞礼、张忠恕等人名。据此我们可以推测,该时期主流价值观是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12.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B.“气” C.“理” D.“心”

13.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 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14.“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反映出宋代婚聘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科举制盛行 B、理学的兴起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5.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纲常伦理 16.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17.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2

18.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 ( )

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C.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B.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D.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19.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

原因是( )

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心

20.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顾炎武说:“博学于文,

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 )

A.反对君主专制;学以致用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 C.反对封建专制;人人平等 D.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

21.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他的意图是

A、限制君权 B、消灭君主制度 C、宣扬“天赋人权” D、维护中央集权 22.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着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23.古代中国的发明大多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经验和生活体验。下列与发明火药密切相关的活动是

A.耕作 B.采矿 C.铸造 D.炼丹

24.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市民文学兴盛 ③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2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 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在存真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

3

26.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

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 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27.《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

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28.南宋后期著名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所以不及也。”严诩认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科举制度,考查诗赋 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壮大 D.士人群体的刻苦专研

29.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窦

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 ) A.东汉的洛阳 B.唐末的长安 C.北宋的开封 D.明初的南京

30.明清时期,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放松

31.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对明清社会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

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文学名著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32.郑板桥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

虚实相照,傲气风骨,充分表达了作者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思想。该画属于( ) A .宫廷画 B.风俗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33.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

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的兴起冲击了社会等级观念 B.社会群体认同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C.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4

34.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大转变。在近代世界到来之前,文明的基调是农业(牧业包括在内),文明的指向是巩固和发展农业社会。自秦汉之后,中国的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一直属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在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的经济实力仍十分雄厚。但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与工业文明不同。以现代价值观衡量,儒家传统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

①以等级尊卑观念压抑社会,很难出现自由平等观念 ②以私德至上观念压抑公德意识,难以培养公民意识 ③以亲情至上观念压抑法制,阻碍了以法治国的形成 ④以家族至上观念压抑个人,阻碍了个人权利的自觉 ⑤以华夏中心观念锁国自大,错失了社会转型的机遇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5.苏东坡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说:“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这反映出

A.宋代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艺术 B.文人画注重文化底蕴、人格精神 C.文人相轻的社会风气 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艺术革新 36.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对现实的艰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37.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B.“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中国化的特点 C.“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D.《楚辞》是古典文学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38. 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

成了一个新剧种:

A.黄梅戏 B.元杂剧 C.京剧 D.粤剧

39.从“两弹一星”、“一箭多星”到载人航天等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其必要的前提和原因有( )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②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 ③发展科技工作的规划方针正确 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⑤海外一些优秀科学家回国,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②③④⑤

5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40.2008年9月27日16:43,翟志刚成功实现了中国首次太空出舱,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

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

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41.(12分)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

治主张。(3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分)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

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

6

必修三期中复习单元综合练习(第一、三、七单元)答案

1-10 BADDB CDADB 11-20 DADBA BABBA 21-30 ABDBA BCBDC 31-40 CCBDB DDCAA

41(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

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

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