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演练绝知此事要躬行

2020-07-03 来源:欧得旅游网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演练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在诗的第二联中,诗人着一“垂”字,一“涌”字,使诗的境界全出,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炼字。先具体分析“垂”和“涌”字的作用,然后指出所形成的背景,再说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因“平野阔”,故见星点遥挂如垂,用“垂”字,反衬出平野的广阔;因“大江流”,故江中月影流动如涌,用“涌”字又烘托出大江奔流的气势。为全诗创造了雄浑阔大的背景。

2.怎样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句诗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考查鉴赏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句诗委婉地表达出作者理想和抱负得不到实现后的懑愤之情,答题时,要挖掘出这一点。

答案:这是作者的愤激之语,本意是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诗人的诗闻名于世,但这不是他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能为官实现自己的抱负才是他的最痛,此处诗人用含蓄的方式吐出了胸中块垒。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新城道中(其一)

苏 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3.首联“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整体来看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考查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诗句的作用。作者将“东风”写得富有情感,

1 / 6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演练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此表达出当时愉快的心情。正因为“东风”“吹断檐间积雨声”,才有了下文的景物描写,奠定了全诗轻松活泼的基调。

答案:抒发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写春风吹断了积雨,新颖别致,饶有诗意。有领起下文描写春晴之日山村风物、山人生活的作用,也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

4.尾联“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尾联。作者写“西崦人家”从事春耕的情景,正表达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作答时,要透过诗句所写的表面现象,发掘作者的意图。

答案:西山人家煮芹烧笋、嬉闹春耕,一片繁忙景象。诗意盎然,散发着泥土的馨香、生活的气息。这是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二、语言运用

5.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竹喧归浣女”是王维的名句,写得极富有情趣,诗人先写“竹喧”,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起初未见,等到听见竹林喧声,才发现浣女归来。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追求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扩展时要抓住浣女们无忧无虑、欢快嬉笑的特点,展开想象,切忌单纯翻译诗句。

答案:(示例)洗完衣服的少女们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地打闹着归来。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上填写上恰当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使语段的意思连贯、完整。

“愁”是人的一种抽象的心理,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使用多种比喻使这种抽象的情绪变得具体可感,如在李白的诗中,“愁”有长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在许浑的诗中,“愁”不但有长度,还有__①__:“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登咸阳城东楼》);在李清照词中,“愁”还可以__②_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令人惊叹的是,她的愁居然还有__③__:“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在李煜的词中,愁像春天的江水那样滚滚东去、不可遏止:“__④__”;又像__⑤__:“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答题时,要注意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找出补写的角度,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即可。

答案:①面积 ②到处移动 ③重量 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⑤春天的青草到处蔓延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辋川(wǎnɡ) 摩诘(jié) 东菑(zī) 窥江(kuì) ....B.危樯(qiánɡ) 白鹭(lù) 西崦(yān) 初霁(jì) ....

2 / 6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演练绝知此事要躬行

C.铜钲(zhēnɡ) 聒碎(ɡuō) 戍角(shù ) 啭黄鹂(zhuàn) ....D.豆蔻(kòu) 朝槿(jǐn) 淳熙(chún) 炊黍(shǔ) ....解析:选A。“窥江”的“窥”应读kuī。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算而今(料想) .饷东菑(用食物款待别人) .漠漠水田(广漠无际) ..

B.更相疑(互相) .

积雨(连绵不断、下了很久的雨) ..东风知我欲山行(春风) ..

C.夜雪初霁(天由雪转晴) .杜郎俊赏(眼光很高的鉴赏) ..予怀怆然(悲伤的样子) ..D.聒碎(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那畔行(那边) ..阴阴夏木(幽暗的样子) ..

解析:选B。相:表示偏指一方。 3.下列诗句或词句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A.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B.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C.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D.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解析:选C。“算”为领字,后面应停顿。 4.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B.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解析:选B。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其他三项均为拟人手法。 二、阅读理解 (一)(2014·安师大附中高二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氛垢:尘埃。

5.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这首诗的第三联最为传神的字是“明”和“出”两个

3 / 6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演练绝知此事要躬行

动词,“白水”在阳光照射下自然“明亮夺目”,“碧峰”在雨水洗过后,当然“秀出”。

答案:分别是“明”和“出”。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6.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要求鉴赏诗歌的尾联。先通过分析诗句看作者要写的内容,然后看作者是如何紧扣诗题来表达情感的。

答案: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

浣溪沙·咏橘

苏 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注]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 噀:xùn,喷。

7.“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神?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炼字能力。所给词句中动词应该是最生动传神的词语,联系词句内容,主要找出“惊”“怯”两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惊”和“怯”。剥开橘皮,芳香的汁液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于齿舌间如泉般流淌。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味。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作者初尝新橘时的感受,表达了对新橘的喜爱之情。

8.这首词是如何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这首词借“新苞绿叶”“青黄”写橘的色彩,借“香雾”写橘香,这些都是正面描写。此外,作者还写到“菊暗荷枯”“竹篱茅舍”“吴姬三日手犹香”来侧面烘托橘树的特点。

答案:正面:“新苞绿叶”“青黄”“香雾”“清泉”,写出了橘黄叶绿、橘香弥漫、橘汁酸凉。

侧面:(1)对比反衬。以“菊暗荷枯”反衬“橘黄叶绿、香雾溅人、橘汁酸凉”,突出强调橘的生机与味美。(2)正衬烘托。竹篱茅舍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3)侧面描写。“吴姬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尽得吴橘之味美。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4 / 6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演练绝知此事要躬行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 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②姜夔于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当作于此时。

9.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再归纳概括画面的景物构成。 答案: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曲水、楼阁、浮萍、藕花等景物,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静的石湖风景。

10.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句,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答案:(示例1)同意题目说法。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世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示例2)不同意题目说法。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四)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1~12题。

吟笼莺

[清]纳兰性德①

何处金衣②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 ①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②金衣: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11.简要分析本诗前两联是怎样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笼中之鸟是常见的事物,但诗人别具慧眼,善于抓住鸟的细节特征来表现笼子对小鸟的束缚。所以,要分析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小鸟,这几个方面实际上也是有关鸟笼的侧面描写。

答案:本诗前两联是从三个方面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从动作方面描写黄莺被迫在笼中栖息,从心理方面写黄莺在笼中焦躁不安,从声音方面写黄莺在笼中感受不到春的温馨而悲啼的情状。本诗前两联虽未提一“笼” 字,但也写出了“笼”这个特殊环境对莺的影响。

12.简析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诗的主题是借小鸟表达对限制自由、怀才不遇的不满情绪,回答时只需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答案:作者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黄莺处在金衣翠幕之中,虽长有翅膀,却受到雕笼的束缚不能展翅高飞。作者借黄莺表达了追求自由而不得的不满及怀才不遇(或“白白浪费青春年华”)的怨恨。

三、语言表达

1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5 / 6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演练绝知此事要躬行

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捕进京,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 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

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战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苏东坡被他们抓在手里搓捏着,越是可爱、高贵、有魅力,越是搓捏得起劲。温和儒雅如林涧青峰、深谷白云的大文豪面对着彻底陌生的语言系统和行为系统,不可能作任何像样的辩驳。

①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

②但可爱、高贵、魅力之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 ③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 ④也构不成自我护卫力

⑤中国几千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要注意所给语句中具有标志性的词语,如第④句开头的“也”字,第②句开头的“但”字。

答案:⑤②④①③

14.将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原意。

苏东坡的盖世才华固然是使他让无数后人崇拜和偏爱的主要因素,但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则是他令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又一大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句要求重组为单句,实则考查的是将短句变换为长句。短句变长句,应先找出或组成一个中心句,然后将其他句子的内容变成修饰成分归到中心句里去。

答案:(示例)苏东坡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是除他盖世才华这一主要因素之外令无数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又一大原因。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