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言学痛楚印记论文

2022-07-14 来源:欧得旅游网


语言学痛楚的印记

摘要 本文从《巴别塔之犬》男女主人公保罗和露西的悲剧展开,说明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双方沟通的不力。探讨了男主人公为何无法突破作为语言学教授所形成的思维框架,从而忽视了沟通的本质,进而分析了此故事带给人们的深层寓意。 关键词:巴别塔 语言 沟通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保罗·艾弗森是美国女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小说《巴别塔之犬》中的男主人公,一位语言学教授。他在经历了一次诡异的丧妻之痛后,为了解开妻子露西的死亡原因,他决定放弃研究从事了多年的语言学,转而研究狗的语言,试图让当时目睹妻子死亡的一只狗开口告诉他事实真相。这位语言学教授在经历了曲折艰辛的研究之路后,却发现真相原本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存在着,妻子死亡的真正原因原来就是由于她无法与丈夫真正从心灵上沟通而造成的苦闷。保罗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身为语言学教授,天天研究的是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主要工具——语言,结果却因不能够沟通而遭遇丧妻之痛,走入无法解开的困扰。其实这个结果一开始就摆在那儿,只是保罗看不到而已。露西自杀的事实和让一条狗说话的徒劳,让保罗非常无奈,深感哀伤。而保罗身为语言学教授,却不能实现与妻子心灵上的沟通,还将希望寄托在一条狗的开口说话上。这一切让整个故事具有一种无法言喻的荒诞与悲凉。

《巴别塔之犬》在问世之初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人为之

震撼,尤其是对文中的女主人公露西怀有深深的惋惜和同情,露西似乎是此故事中最为让人痛惜的人物。但此书在一开始就揭示了男主人公保罗的身份——大学的语言学教授,这种职业身份在全文自始至终都在不断地被提及,并且他所做的一切关于狗的语言试验也是基于其职业基础上的,但直到最后故事的真相和结局似乎又给我们一个讽刺的惊叹。所以从某种角度说,这个故事真正的悲剧不是爱情的幻灭,也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一种人类很久以来在语言认识上的一种悲哀。

一 保罗在爱情中的迷失

《圣经》“创世记”第11章记载,人类想要联合起来兴建一座高塔,期望能通往天堂:巴别塔便是传说中能通天的塔。上帝为了惩罚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类,便开始让人类讲不同的语言,故而彼此不能相互沟通,人类的高塔计划因此失败,而世界上从此便有不同的语种延续下来。巴别塔这个名词在人类漫长的文学史中象征着人际交流和沟通的隔阂以及无法逾越的屏障,并且经常被使用。在《巴别塔之犬》中,男女主人公讲着同样的语言,有着大致的文化背景,并且两人彼此深爱。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男主人公还是语言学教授——他作为一名语言的使用者来说无疑是成功的,却又为何导致了这样一个酸楚的结局呢?其中的巴别塔又是如何在无形中横亘在两颗真爱的心灵之间呢?语言真的在沟通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吗?

语言的定义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

的符号系统并能表达出人类的思想。”保罗这位语言学教授在词汇、语法和语音的理解及应用上,无疑是成功的。但他却忽视了语言的功能是用来交流和沟通的,这个沟通不仅仅指表面上的话语的沟通,更多的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沟通。如今世界上虽然语种繁多,但由于科技的发展、第二语言的普及,各种重要的国际活动都会配有高水平的翻译,甚至还出现了各种语言翻译软件,因此,不同语种的人在基本交流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基本没有障碍,语言不会影响人类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时,作为支撑人类基本文化的语言学,它的体系在不断地发展着,它的分支越来越多,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语言充斥着社会和生活的每个角落,研究语言学的大师也比比皆是。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真的因为语言学的快速发展而拉近了吗?曾经有人说过:“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正所谓是咫尺天涯。 《巴别塔之犬》中的保罗无疑是爱着妻子的,在整篇文章中,充斥着他对妻子点点滴滴的回忆……一个善良、浪漫、敏感、冲动的女性形象也因此逐渐丰满了起来。露西无疑填充着保罗婚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已经成为他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保罗深爱着妻子露西,但他却忽略了在快乐表面下的露西那颗敏感脆弱的心,无法理解露西轻盈的外表下那些沉重的感受。因此,保罗注定无法走入露西灵魂的深处。但保罗是执著的,他执著地想把他自己的梦想和渴望强加在露西的身上,他无视露西的痛苦和恐惧,正由于露西无法背负他的这种无形的压力,曾经的爱变成了咫尺天涯。

整个故事充满了一种无奈的辛酸,但我们不免要质问,为什么一名语言学者会无法与自己身边的人沟通而导致这样的悲剧? 再读《巴别塔之犬》,露西的哭泣声远去了,保罗的执拗也淡去了,他也开始在犹豫中开始和别的女人约会,那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也逐渐烟消云散,故事似乎在一声声的叹息中结束了,但是,有一种质问般的感慨却始终萦绕在读者的心头:语言,你怎么了? 二 语言学的尴尬

从保罗与露西的巴别塔之殇来看,语言学无疑被蒙上了一层无奈的甚至是尴尬的面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的一句表达,不同的人对它理解的区别是非常大的。有时候,我们自己认为已经表达清楚了自己的想法,但是这话语到了听众那里却会出现许多理解不同的版本。所以有了“断章取义”,有了“穿凿附会”,甚至有时候是“对牛弹琴”。这与我们当初的愿望是大相径庭的。无形之中,一座巴别塔竖立起来了。作为语言学者的保罗,一定知道巴别塔的含义——上帝为了阻止人类造出通天塔,改变他们的口音以便让他们形成不同的语言,从而产生隔阂,无法共事。而这个故事里,语言作为交流工具这一表层的面纱被拨开之后,显现的是人心之间那无法言喻的隔阂,内心的情感无法用表面的语言来表达。就像保罗只看得见露西简单快乐的微笑,却不明白她微笑背后的辛酸;就像保罗不明白她从苹果树上跃向大地时,萦绕心头的不堪承受之痛……保罗的世界是学术的、逻辑的、严密的,受困于语言学之框的保罗在迷惘中,只是处心积虑地想要教会那只目睹现场的狗说

话。他执著地认为语言能够还原事实真相,能够解决一切难题,然而最终得到的却是露西引用的《坦林》那句冰冷残酷的话:“要是昨天我早知道今天的事,我绝对会挖出你的两个灰眼睛,换成泥土做的眼睛;要是昨天我早知道你不会属于我,我绝对会无情地挖出你的心脏,换成一个石头制的心。”最终真相被揭开了,而且是残忍地血淋淋地揭开的,作者无情地把读者们美好的想象击为泡沫,所见之处皆是冷冰冰的事实。

保罗是那么努力地想在人与狗之间消除巴别塔,他费尽心机地教那只狗发音,从最简单的音节做起,后来又考虑到狗的生理构造不适合发出人类的音节,便想到用另一种语言形式,即书面的语言,教狗来认识字,并企图让狗通过电脑的键盘来用鼻子“敲击”出相关的字符……保罗为消除这座巴别塔付出了许多,但他对人与人之间的、就存在于他身边的巴别塔却无动于衷。露西是自杀的,而且是缘于不能被理解的绝望的自杀。最终,保罗了解了真相,但不是用语言,而是用心。只可惜,逝者已矣。留给保罗的永远只能是“穿着白纱的妻子”那最初的幻象和无尽的惆怅,而作者也留给了读者们一声“语言”背后的叹息。 三 “语言是个美丽的骗局”

我国著名女作家池莉曾写过一篇文章《语言是个美丽的骗局》,讲的是一个不会一句德语的中国女孩和一个不会说一句中文的德国男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故事。虽然大家都认为这有些不可思议,两个文化环境不同、语言不通的人怎么能够和睦地朝夕相处

呢?但这个故事是有真实的人物原型的。这个不会德语的中国女孩子因为心灵的相应而拉近了和丈夫的距离,最终获得了幸福圆满的人生。所以,那个表面上横亘在二人之间的语言问题便在这个中国女孩幸福的微笑中成了一个“美丽的骗局”。有形的巴别塔不见了,但无形的呢?保罗与露西天天生活在一起,有无数语言交流的机会,但最终保罗还是被这些他认为是足以沟通和交流的语言的表面给欺骗了,他以为他爱她,理解她,两个人表面上看起来琴瑟和鸣,但不和谐的音符却一直存在并铸就了露西陷入到那种无话可说到只能以死来结束这一切的境地。所以,语言有时候是会掩盖真相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因语言会造成生活中充满了令人厌烦的絮叨,充满了无奈的解释,充满了无处可躲的流言蜚语,充满了令人心痛的隔阂和攻击……也许正因为保罗是位语言学教授,所以他的思维才被这个形式框住了,才做梦也不会想到露西的死是无法与之沟通造成的。有时候有些语言是一堆泡沫,在阳光下,五颜六色,看起来很美丽,其实它不过是情感交流的衍生物,过去了也就消失了。传说中的巴别塔不建自毁,其根本原因其实是人类的语言和心灵不再和谐而分崩离析。翻译的最初出现,其实更主要的是为了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而不仅仅是为了话语的传达。然而,真正的译者也应以心灵作为桥梁,而不是凭借语言为中介对某种话语做出诠释。因为,在目前“文化大同”的全球化背景之下,“地球村”的居民中存在的不仅仅是语言的障碍,更有人际沟通的困惑,甚至自我和本我之间的交流鸿沟。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过:“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语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可以购买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则是无价可循的,单纯的语言交流有时候是无法达到我们要求的人际沟通效果的。身为语言学教授的保罗的悲剧再次印证了这一点。《巴别塔之犬》整个故事中充满了对“沟通”的诘问和悲伤:“人们之间需要怎样的表达才能让对方读懂自己的内心?”语言只是沟通的工具,保罗的悲剧不仅仅在于在露西生前错以为自己与露西并无沟通上的障碍上,而且还在于在露西死后把事实的真相全部寄托在与一只狗的语言交流上。露西无疑是可悲的,但她至少一直是清醒的,她一直真真切切地看着她与保罗之间的鸿沟,虽然她无法逾越。而保罗不仅仅是可悲的,而且是很具有苦涩的讽刺意味的,他身为语言学者,却不明白语言的实质,以为教会了狗说话就可以解决问题。最终,如梦初醒的保罗说出了:“我记得我的妻子身穿白纱的样子”“记住原本的样子,就是能够送给彼此的最佳礼物。”保罗的巴别塔也许最终已经在真相的揭示及锥心的痛苦中倒塌,但是却给他所从事的语言学留下了永恒的痛楚的印记。 四 结语

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大的悲剧在于作者是位女性,读者们总能体会到作品中的露西那种想喊喊不出,欲哭却无泪的压抑,甚至有人说她太过敏感,太过神经质,所以那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和凄惨的

结局似乎也在意料之中。但保罗的形象却是大众的,他代表了许多的普通成熟男子的形象,他遵循于社会所赋予他的角色规则,思维正常,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追求,也渴求一份完美的爱情,但他还是注定是悲哀的,而且是双重的悲哀。爱情幻灭的悲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去,但他这一生所做的职业以及他所为此付出的孜孜努力却永远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他会在这种讽刺中困惑、无奈地生活下去。对他而言,再完整的语法结构,再精准的词语搭配,再华丽的辞藻都会在露西的死亡后苍白无力。连保罗这样一位语言学家都无法驾驭语言来沟通生活,何况其他人?

作者似乎于漫不经心中在《巴别塔之犬》中渗透了一个关于语言的悲哀故事。或许,我们不应该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只寄托在那有形的符号或音节上,不应该在与人相处中过多地去表达自己、展示自己,而只是,静静地去聆听那心灵之音——她的,和我们自己的。 参考文献:

[1] 卡罗琳·帕克丝特:《巴别塔之犬》,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

[2] 叶斐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南帆:《全球化与想像的可能》,《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4] 李麦:《中国的巴别塔寓意》,新浪博客,2007年5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535c99010008rp.html. 作者简介:杨芳,女,1974—,山东德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工作单位:山东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