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考试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 )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答案::D 解析::
实习作业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学生中流传“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说明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 A.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B.动机强化说 C.动机需要论 D.归因理论
答案::A 解析::
“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三种不同难度的情境,对应三种不同的动机激发水平,这其中所体现的是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故选A。
3.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考察,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创造的金银玉饰、碑刻书画等。这对理解中国古代史及文明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第 1 页 / 共 13 页
D.意念直观
答案::A 解析::
直观的形式分为三种: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实物直观是通过各种实物进行的:模象直观是通过各种实物的模拟形象进行的;言语直观是通过教师对学生作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而起到直观的作用。参观、访问、考察属于对实物进行直观认知。 4.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斯宾塞 B.杜威 C.赫钦斯 D.泰勒
答案::B 解析::
杜威,美国哲学和教育哲学的代表,实用主义哲学和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5.下列说法中,对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 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D.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好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答案::D 解析::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6.在家庭、社会与学校的联系中,起沟通桥梁作用的是( )。 A.家长 B.任课教师
第 2 页 / 共 13 页
C.学生 D.班主任
答案::D 解析::
班主任是班级的建设者、组织者和协调者。
7.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这种心理防御方式被称为( )。 A.否认 B.文饰 C.转移 D.压抑
答案::B 解析::
文饰又称合理化,是个体无意识地用似乎合理的解释来为自己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和动机辩护。常见的有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 8.元认知策略总是和( )共同起作用的。 A.监视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计划策略
答案::B 解析::
元认知策略总是和认知策略一道起作用的。 9.“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理论违背了(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统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第 3 页 / 共 13 页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答案::D 解析::
儿童中心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成长,因此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要围绕儿童转。违背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0.王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镭”元素时,向学生们介绍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这体现了拿一教学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B 解析::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 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 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王老师既讲了“镭”这个知识,又通过居里夫人的例子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因而体现了该原则。
11.2011年单项选择: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指() A.自我体验 B.自我控制 C.自我意识 D.自我调节
答案::A 解析::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12.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这体现了知觉的( )。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第 4 页 / 共 13 页
D、恒常性
答案::B 解析::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以既往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赋予一定的意义。本题中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就是让学生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理解和解释事物。故本题选B。
13.初中生小黄热爱班集体,学习认真,对自己要求严格。小黄的这种性格特征属于( )。
A、态度特征 B、理智特征 C、情绪特征 D、意志特征
答案::A 解析::
性格的态度特征直接体现了一个人所特有的、稳定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心理与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特征,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待自己的态度等方面的特征。因此,小黄热爱班集体,学习认真,对自己要求严格,体现了性格特征中的态度特征。
14.衡量学生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答案::D 解析::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成分,其中,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根本标志。
第 5 页 / 共 13 页
15.以下不属于教育对人口的影响的是()
A.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B.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 C.促进人口迁移 D.再生产劳动力
答案::D 解析::
D。D项属于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与题干要求不符。
16.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叫差别感觉阈限。阈限对应的是数值,感受性是这种感受的能力的强弱。 命题分析
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叫差别感觉阈限。阈限对应的是数值。感受性是这种感受的能力的强弱。本题的考点是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即感觉阈限,包括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该知识点一般以选择的方式出题。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稳定性 D.恒常性
答案::A 解析::
知觉整体性是认为人的知觉经验是完整的格式塔,不能人为地区分为元素。
17.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第 6 页 / 共 13 页
D、统和
答案::C 解析:: 考 点 知觉
文字解析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能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做联觉。 18.“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生而知之 ”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 ( )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儿童学理论
答案::B 解析::
B【解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是指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的 ;“生而知之 ”是指天生本能的知行、天赋。因此 ,题干反映的是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遗传决定论。 19.沙赫特一辛格的情绪理论认为,对情绪产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环境 B.生理 C.刺激 D.认知
答案::D 解析::
沙赫特和辛格提出,情绪的体验是一种生理唤醒和认知评价相结合的状态,两者对于情绪的发生同等重要。情绪状态时由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个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部分是认知。
20.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信任的手势,都会让学生倍感温暖、增加勇气、发奋努力,从而达到教师对自己期待的目标,这属于( )。 A.首因效应 B.共鸣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第 7 页 / 共 13 页
D.移情效应
答案::C 解析::
教师期待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该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会或明或暗地传给学生。促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题干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体现了罗森塔尔效应。
21.下列不属于集体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是( )。 A.道尔顿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特朗普制
答案::A 解析::
道尔顿制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由此可见,道尔顿制不属于集体教学。 22.教师教学反思最主要的研究视角是( ) A.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 B.通过约请同事、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 C.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D.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答案::D 解析::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地自我审视、评价、反馈、控制、调节、分析的过程。 23.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
第 8 页 / 共 13 页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答案::A 解析::
A【解析】德育目标是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
24.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为让他不怕猫,可以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然后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一种( )行为改变法。
A.代币奖励法 B.行为塑造法 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
答案::C 解析::
C【解析】系统脱敏法,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对,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2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的是( )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答案::B
26.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第 9 页 / 共 13 页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答案::D 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27.当一个人听到亲人去世的的消息时,拒绝相信此事,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这是() 防御机制。 A.压抑 B.否认 C.文饰 D.代偿
答案::B 解析::
否认是指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因为不承认似乎就不会痛苦。
28.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答案::D 解析::
第 10 页 / 共 13 页
凯洛夫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他主编的《教育学》系统地总结了苏联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经验,批判地吸收了教育史上进步教育家的思想,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 29.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直观类型是(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抽象直观 D、言语直观
答案::D 解析::
D。题干描述的言语直观的内涵。
二、问答题
30.简述适应学生认知方式差异的有效组织教学的策略。
解析::
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因材施教。这要求我们做到:(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为了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我们常常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分校、分班、班内分组(同质分组)、复式教学、升留级、跳级、开设特长班和课外兴趣班等。(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掌握学习、个别指导教学法和个人化教学系统就是其中的三种教学方式。(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当前直接应用于教学的现代技术设备主要有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电视及录像设备、电声设备、光学投影设备、教学机器)等。 3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解析::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5)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6)及时进行个别指导;(7)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 11 页 / 共 13 页
32.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解析::
(1)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出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具有连续性;而从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始时间与到达成熟的时期不同;②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差异性。个体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不同个体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只有了解这些个体差异,才能通过因材施教满足具有不同智力结构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不同需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于人身心发展基本特征的掌握。该知识点一般以选择和简答的方式出题。还需要注意的是,此知识点除了要求考生掌握人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外,还要求考生掌握如何根据人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行教育教学。 技巧点拨
由于该知识点可能以简答的方式出题,因而,要求考生能够再现,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三、简答题
33.我国中学德育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每一原则的实施要求是什么?
解析::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2)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
第 12 页 / 共 13 页
育。(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5)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34.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解析::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第 13 页 / 共 1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