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黄志扬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6年第06期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对地理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地理概念,借助地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形成对地理现象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实际情况中,现在高中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普遍较低。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一、利用地理图表(尤其是地图)来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学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它是重要的载体。因此,教师可在平常的地理教学中,先让学生认识地图符号,再让他们理解各种地理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意义。虽然地图本身是形象的,但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是对各种地理事物的抽象,地图是抽象化的形象。所以,通过阅读地图归纳区域地理特征,概括地理演变过程,能促进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右图为例,图例中共有8个符号:国界、水域、水坝、河流、山地牧场、雨育农业、灌溉农业和城市。教师要让学生分析图示地区雨育农业区和灌溉农业区的差异时,可以这样讲解:雨育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地区完全依靠天然降水从事作物生产的一种栽培制度。图示地区雨育农业区位于平原向山区转换地带,地势较陡;冬季较为湿润,热量条件较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肥力较低。而图示区域的灌溉农业区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形平坦;终年少雨,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冲积平原,土壤肥沃。这样,学生通过分析地图就知道了当地地理环境的变化,逻辑思维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二、构建逻辑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在有关区域地理的考查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学生学会分析理解区域特征、地理分布、地理变化、地理成因,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要想实现以上目标,可以借助构建逻辑思维导图。以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第37题为例,教师可根据材料构建如下思维导图。
该题考查的主干知识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目的是要我们科学引种。澳大利亚西北部在种植速生桉后,经济得到了发展。种植速生桉能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但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原有植被退化,地下水位下降。故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在以上的分析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对思维导图进行分析,能把复杂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象分解成有利于理解的一个一个单一的要素,还能把它们联系起来,地理逻辑思维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三、利用学科内知识的交叉和综合,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地理知识比较零散,学生不好掌握。教师如果能把看似孤立的地理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把零散的地理知识科学地构建成合理的知识网络,就会大大提高地理教学效率,也会提高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故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构建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使之系统化;引导学生分析知识点间的联系,使之结构化;运用各种图表,使之形象化。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