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满周岁孩子的称谓是襁褓,襁褓本来的意思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所以古代也用来指婴幼儿,泛指1岁以下的幼童,现在也还是会用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古代刚出生的婴儿叫做赤子,两三岁的年龄称为孩提,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都称为垂髫,因为在古代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代指童年或儿童。
八九岁到十三岁的少年儿童称总角,古代这个年纪的儿童头发一般会梳成两个发髻,仿佛头顶两角,所以童年时代为“总角”,十岁也有称幼学的,说明开始上学。
古代十三四岁的少女称为豆蔻,十五岁称及笄,男子十五岁称束发,二十岁称弱冠,三十岁称而立,四十岁称不惑,五十岁称为知命,六十岁以耳顺和花甲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