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上与我们的数学常规课和数学实践活动有所不同,不能一味地提高要求,把数学广角课上成奥数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广角的内容如何教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数学广角的内容如何教学
一、分析教材,用好教材
分析和研究教材是每一个教师所做的日常工作。我们要对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广角”单元的内容至少通读一遍,对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编排意图等做到心中有数。教材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的。在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
二、认真体会“数学广角”编排的意义
“数学广角”安排了逻辑推理、等量代换等一些探索纯数学问题的内容,逐步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数学思想方法以解决学生容易接受的生活问题的形式,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使他们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准确定位“数学广角”教学目标和要求
“数学广角”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上与我们的数学常规课和数学实践活动有所不同,不能一味地提高要求,把“数学广角”课上成奥数课。不能一味地追求解决问题的结果,甚至一节课下来只停留在直观的实验操作,而忽视了从直观上升上抽象的过程,从而也就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出现了目标定位偏低。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层次性。学生学习起点的不同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就不能同等相待。
四、注重课前备好课,做好充分准备
熟读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明确教学重点、难点;书写教案:是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硬件的使用,学生的活动等。是重要一环;准备硬件:仪器设备、教具,是重要的必备品,包括电化教学设备;借助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
2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重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方面,老师们重视还不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能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表现为学案上写的目标和上课的内容不符,或者目标不明确。二是目标意识不强,目标得不到很好的落实,确定目标而完不成目标,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三是不注重体现三维目标,重视知识目标,忽视其他两个目标,所以在学生学习方式的确定上还重视不够。
课堂上灵活选择学习方法
课堂上也存在不能灵活地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的问题,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本来大部分学生都会的问题,老师还是让一个学生起来说做法,其他学生当听众,或者,学生还没有或不能考虑出解法,就让学生讨论,到头来讨论不出结果,老师还得从头讲。建议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独立学习思考的机会,多做一些检测性的练习,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重视教师的精讲点拨,少讲与多说
教师少讲,留出时间让学生多想,多想就可能有精彩生成。因为真正的数学学习绝不是只是数学老师口若悬河的唱“独角戏”,而是学生主动自觉地建构的过程。一个有经验、有智慧的教师,会把时间恰当地留给学生,让学生多讲、多做、多想,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典型试题的解法和内涵。教师只需做好“导演”,只需在关键的地方给予点拨;更重要的是需“蹲”下身来,给学困生更多的关注,“站”起身来,引导尖子生“融会贯通”,尽量促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注重研究教学艺术,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
“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才会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奥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正因为如此,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上要开动脑筋,不能拘泥于自己固有的教学风格,被老思路、老方法给束缚,从而陷入僵化的教学模式中。要知道教无定法,一成不变的风格,尽管能使学生少一些适应的过程,却也使学生少了一份新鲜感,长久,会使课堂少几分吸引力。高明的老师会根据需要,在不同的时候,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同时不断探索研究,为学生度身量体,设计新的教学方法。我们有怎样的学生,决定了我们必须有怎样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课堂上我更多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启发分析式教学、讲练结合法,并依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和研究,我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指导方针:低起点,高要求,面向全体,突出个体。奠定了“充分暴露学生和教师的思维轨迹,通过双边关系,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的教学思路,在我的不知不觉的教学示范下,灵活的教法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学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重在引导,妙在开窍,教之以法,施之以练,学生逐渐领悟到学习数学的要领和表达知识的技巧,感觉到学数学的乐趣。
体验数学美感,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美感,从理论教学中,体验逻辑的缜密性,体会探究的乐趣,从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实用之美。初等数学中的线段的“黄金分割”比例为0.618:1,人们在探索自然美以及艺术美的过程中发现“黄金分割”之比具有一种悦目之美,和谐之美。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的重心内分中线为2:1,立体几何中的正四面体的重心内分高为3:1,这也是一种和谐美。
数学公式是那么简洁、整齐、和谐等等,都使人产生美感。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也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1、每堂新课,都会出现一些新的概念、新的知识,同时学生的头脑中总会有些疑问,而这些疑问正是他们求知的目标和方向,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把新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许他们头脑中的这些问题也正是新课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提出对新概念、新知识的疑问。如:在教学“用尺规作图时”,在认识圆规后,请学生对圆规这样新物品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圆规只能画圆,怎样来作图?”“圆规怎样量长度?”“圆规怎样画一个相同的角?”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新课所要解决的知识点。然后,教师和学生围绕着一系列问题开展学习,讨论,从而完成了新课的教学。又如教学“分解因式”,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对这个题目提问,学生也提出了:“什么是分解因式?”“怎样分解因式?”“学习分解因式有什么用?”等有价值的问题,由此开展新课的学习。
2、课堂中的操作并非是机械的动手,而是要在操作中通过动脑,思考,指导操作,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必须有问题产生,操作时产生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提出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解决,共同提高。如:在教学“几何添辅助线证明时”,出示一题需要添辅助线的证明题,学生问:“这题该怎么证明?”让大家共同讨论这一问题,在大家的七嘴八舌中,得出了“如果这有一条平行线”或“那有一条垂线就好了。”通过这样的问题就可引出怎样添辅助线。在图形里添上需要的“辅助线”这样就能证明了。通过操作,提出问题,共同解决,学生对学习的自信油然而生,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了提高。
3、数学每讲完一个知识点都配有例题习题来学以致用,所以讲数学题是课堂上传授的一个主要内容。在讲题之前要把题提前留给学生让他们回去做或讲之前给学生点时间先去做,这样学生对题不陌生,有的还能解出来。所以教师在讲题之前可以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思路或者在讲题中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或者讲完之后问问学生是否还有其它解法。这样教师在讲的过程中可以有的放矢,不用面面俱到,重点讲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可以达到一题多解的目的,给其他学生更多的机会来弄懂这道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变更已知、求证或用其他方式作变式练习,把一道题吃透,达到让学生掌握一道题学会解一类题的目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