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通用的寒假见闻学生日记

2022-03-09 来源:欧得旅游网

日记可以写故事,日记也可以写心情,日记还可以写每天发生的事情、观察的东西、做的梦。日记,其实就是记录你一天的所见所感,再加以逻辑上和结构上的处理。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通用的寒假见闻学生日记,欢迎阅读!

通用的寒假见闻学生日记1

大年初二,爸爸、妈妈我还有宝宝弟弟一家商量去荥阳桃花峪滑雪。出发前,我们先打电话咨询了滑雪场的工作人员,滑雪场的阿姨提醒我们滑雪要准备棉手套、口罩和眼镜。我们立刻搜寻装备,准备完毕,向目的地出发。

行了大概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向往的地方。远远望去,看见一个白茫茫的滑雪场上人影晃动。我和宝宝弟弟兴奋的地大叫起来,向着滑雪场跑去,工作人员先让我们穿上滑雪靴子,这靴子可这够重的,穿上它就像个机器人一样,步履艰难啊!我们赶紧又拿了雪仗和滑雪板,兴冲冲的来到滑雪场,一个叔叔帮我们穿上滑雪板,又教了我们滑雪的要领,不过叔叔说滑雪不摔跤是学不会的,自己要多练掌握技巧就很容易了。

穿上滑雪板以后想抬脚很困难,必须滑行。我发现在坡度平缓的地方滑,很轻松,可到了上坡的地方往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就会不由自主的向下倒滑,一不小心,还把自己摔了一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站了起来。不过,我没有灰心,“失败乃成功之母”嘛!我鼓足勇气向坡上滑,终于滑了上去。

我再看看宝宝弟弟,哇噻,他从小就属于那种挑战型的,现在他正站在更高的地方准备往下滑呢!如果摔倒了,那一定很惨。可恰恰相反,他竟然顺利的从坡上滑了下来,我也不甘示弱向下滑去,可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有个叔叔跌倒在我的前面,我已经刹不住了,一_坐在冷冰冰的雪地上,弄得我苦笑不得,我这当哥哥的居然没有弟弟滑的好,唉,丢人啊!

这时,我看见一位叔叔像一阵风一样从我眼前闪过去,滑行的速度可真快啊,还绕着S形,好酷啊!我们都看呆了,不过我知道叔叔练习的时候一定摔了很多次,是他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今天的娴熟的滑雪技能。于是我两手拄着雪杖,重心向前,滑雪板平行,用力向前一滑,成功了!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个小时,滑雪的时间已经结束。我们的劲儿也用光了,一个个筋疲力尽,但这却是我们最快乐的一天,再见了,滑雪场,我还会再来的!

通用的寒假见闻学生日记2

上个星期,我去了福州,充分体会到了行万里路的快乐与收获。让我至今还意犹未尽的要数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中的鸟语林,里面各种各样的鸟让我记忆深刻。

一进大门,我首先看见了两只不同种类的丹顶鹤,它们伸直脖子,身上插满洁白的羽毛,优雅地走来走去,仿佛是两位高贵的公主。

我还见到了美丽的孔雀、高大的鸵鸟、可爱的珍珠鸡……我还亲自动手喂了它们,又怕又喜的感觉交织着。让我最最难忘的还要数鹦鹉表演了。大家请看:

第一,文明礼貌小标兵。可爱的小家伙很有礼貌,它先说:Hi!Hi!你好!你好!然后祝你:发财!发财!最后,它会跟你道别:再见!拜拜!它的名字叫贝蒂。之后,那个大姐姐就会问它:贝蒂乖不乖?贝蒂就会马上回答:贝蒂乖。谁能不喜欢它的彬彬有礼和聪明可爱呢?

第二,速算小专家。聪明的小鹦鹉可真厉害啊!25以内的加减乘除都会算,而且速度很快,比有的小同学都厉害!爸爸出题:3+4=?,只见鹦鹉立刻飞到一个系着卡片的绳子上,把卡片7叼了下来。然后我、爸爸、妈妈分别出了题目“17-8=?、3×8=?、22÷2=?”,那只小家伙也分别快速将卡片9、24、11叼了下来,面对这样的成绩,我们怎能不报以热烈的掌声呢?

第三,环保小卫士。快看,小鹦鹉用嘴推着环保车出发了,不怕脏不怕累,遇见的每个垃圾都会用嘴叼起来,放进环保车里,然后一直将环保车推进环保站里,最后它还不忘将一个铁牌翻了个,上面写着:请注意环境卫生。呵呵,这样的尽职尽责能不让人赞赏吗?

第四,天才舞蹈家。谁说鹦鹉不会跳舞?鹦鹉也有强烈的节奏感。快看,这只小鹦鹉能随着音乐点头、展开翅膀、用前爪做出“耶”的姿势,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和着节奏为它鼓掌加油。信不信,它还能和训练它的姐姐亲嘴呢!

小鹦鹉们还可以自由自在地滑滑梯,打保龄球、套圈、骑车……说不尽的精彩!这让我大开眼界,知道了所有动物都有灵性,或许将来会有更多的小动物表演,让我们了解它们的精彩!期待着……这真是快乐寒假中难忘的见闻啊!

通用的寒假见闻学生日记3

放假了,当然得好好的去玩一通,早就听说苏州的虎丘塔很有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于是我和爸爸妈妈就准备去看看这“吴中第一名胜”。爸爸驱车1个多小时,才到达了虎丘。

刚一进门,步入眼帘的就是那虎丘塔。我兴奋地对妈妈说:“虎丘塔果然有些斜。”“是啊,毕竟以是2500多年的历史了,砖头都烂掉了。”妈妈温和地说,眼睛里充满了可惜,“幸亏我们来得早,还能看得见,不知道哪一天它就会倒塌了。”

入虎丘后,沿山路而行,一路上可见的虎丘十八景。这些名胜古迹都有引人入胜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十八景中,的要是云岩寺塔,也就是虎丘塔。虎丘塔是建于宋代961年的平面八角砖塔,共7层,高47.5米,但由于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多年前就开始向西北方倾斜。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距中心垂直线偏离已达2.3米。1956年在塔内发现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窑莲花碗罕见的艺术品,看着这些介绍,我不禁赞叹道:“我们的祖先真是厉害,竟能设计出如此精妙绝伦,而又令人赞叹不绝的艺术品,真令人佩服。”

山上有一石井,传说为唐代陆羽所挖,称为“陆羽井”。陆羽是我国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据《苏州府志》记载,陆羽曾长期寓居虎丘,一边研究茶叶,一边著作《茶经》。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评为“天下第五泉”。

最神秘的要数是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携刻着的四个大字“虎丘剑池”。据说这四个字出自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笔。另有传说,现在虎丘二字已非彦氏真笔,而是后人补书刻上的,所以在当地有“真剑池,假虎丘”的说法。所谓剑池是在崖壁上有一窄如长剑的水池。吴王阖闾墓可能就在这里。相传当时曾以鱼肠剑和其他宝剑3千为吴王殉葬,故名“剑池”。

就这样,随着夕阳西下,伴随着阵阵清爽的,醉人的腊梅香中,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神秘而又古老的虎丘。

虎丘塔已有2500多年历史,今天,这座耸立于虎丘的山巅的千年古塔,已成为古城苏州的标志。

通用的寒假见闻学生日记4

1月30号早上,我正沉浸在美妙的梦中,突然,爷爷在客厅中高喉咙大嗓子一个劲地说,下雪了!下大雪了!我一骨碌从暖融融的被窝中跳到地上,迫不及待地打开窗户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啊,真的下雪了,好美的雪景呀!

纷纷扬扬的雪花铺天盖地的从空中飘落下来,屋后小东山上的树木被它压弯了腰,小区昔日绿草茵茵的草地也盖上了厚厚的银装。

我贪婪地欣赏着从天而降的漫天大雪,情不自禁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突然,只听得爷爷在我家客厅的窗口边念念有词:“瑞雪兆丰年,真是难逢难遇的好年头呀。”我急忙问:“爷爷,你在吟诗啊?”爷爷说:“这不是我在吟诗,这是古人说的,意思是说下了大雪后,冻死了各种害虫,疏松了农田土壤,增加了土地水份,所以说今年农民一定是一个丰收年了......”爷爷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我聚精会神洗耳恭听。

这时,一阵清脆悦耳的门铃声响了起来,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我的好朋友邓梦阳来了,她约我与她一起去外面打雪仗。于是,我兴高采烈地和她向小区的那片空地跑去。

离目的地还有约200米远时,就听见前方传来了小朋友们阵阵吵闹声,原来,已有不少小朋友捷足先登了,他们打雪仗的游戏正玩得难解难分。

我一鼓作气便跑到了他们的队伍中,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场混战。这时,一个小男孩捧起一砣雪,劈头盖脸地向我打来,我东躲西藏,避开了他那气势汹汹的势头,并千方百计寻找战机,终于,趁他一不留神,我不失时机的给他来了个突然袭击,把他给打得狼狈不堪,落荒而逃。我愈战愈勇,就像电视中的武林高手,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入侵者。

我们玩啊,跑啊,一直玩耍到天渐渐黑了,小朋友们才恋恋不舍的回家了。

这是我记忆中下得的一次雪了,也是我看见的最美的雪景了,我真希望这场雪能多下几天!

通用的寒假见闻学生日记5

一个快乐而短暂的寒假悄悄地从我们的身边溜走,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发生在寒假的趣事就像天空中的星星,数不胜数。每一颗星星都闪闪发亮,每一件往事都刻骨铭心。

正月初三,我们起了个大早,爸爸妈妈就带我来到了闻名中外的大同云冈石窟。

刚开始,我看到的是一些已经被风化很严重的石窟,甚至有的佛像已经面目全非,我兴致不高,还怪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来这里,所以就懒洋洋地随便看了几眼,就连照相都提不起兴趣。

还是妈妈硬拉着我往前走,不知不觉我们走进了一个大洞窟。哇!居然有这么多精美的石佛雕!中间的大佛像那么高,足足有六层楼高,窟的四壁雕满了精美的佛龛、佛像,制作工艺简直是天衣无缝,有可能连现代机器也比不上呢!而且保存十分完好,据导游阿姨介绍,这是因为在清朝顺治年间由政府在这几个窟的外面修建了木质结构的楼阁,所以对石窟及佛像的保存完好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呆啦!我与他们都合了影!真是好看极了!

不料,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呢!那便是释迦牟尼的生平!原来,释迦牟尼原本是印度王子……在经过六年的修道和菩提树下七七四十九天的修炼后,终于顿悟成佛,并将其子点化成十大弟子之一……

我们还看到了一个大佛,手底下还有一个小佛。真让人想不通。最后,还是听导游说,这个大佛的手,足足有2吨重!所以,必须有支撑物。而他手底下的小佛就是那个支撑物。

最后,我们还看到了一个因当年迁都洛阳而未完成的窟洞。真令人惋惜!

云冈石窟一天的旅程很快就结束了。这一天真的很累,但是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精美的佛像,听到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美丽奇妙的云冈石窟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人民的血汗成果和过人的智慧,这一天我过得很充实。

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离开了云冈石窟。


Top